您的位置:首頁 >產經 >

重慶日報客戶端:《重慶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設計導則》發(fā)布看看都有哪些人性化規(guī)定

2022-12-30 15:05:48 來源:瀟湘晨報

12月29日,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,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城市道路規(guī)范管理,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,市城市管理局牽頭,并會同市公安局、市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、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、聯合印發(fā)了《重慶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設計導則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導則》)。

據了解,《導則》以方便操作使用為目的,以全要素理念為指引,全方位協(xié)調我市城市道路的設計內容并進行有機整合,在完善城市道路功能的基礎上,簡化、凈化、優(yōu)化、美化城市道路空間,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品質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堅持全齡友好,優(yōu)先考慮行人、非機動車和公共交通使用者

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盧鵬飛介紹說,《導則》堅持以人為本、安全第一,科學合理保障不同交通方式路權。

《導則》分別對城市道路慢行空間、車行空間提出指引;堅持全齡友好,優(yōu)先考慮行人、非機動車和公共交通使用者;重點對城市道路慢行空間(包括步行帶、設施帶、綠化帶、建筑后退空間、非機動車道等)中的要素進行設計指引和協(xié)調。

例如,針對城市道路顛簸、破損等不平整問題,《導則》以機動車行車安全、舒適為原則,嚴格控制路面標高,明確車行道路面建設養(yǎng)護重點及標識標線設置要求,優(yōu)化無障礙坡道設置。具體而言,為便于輪椅上下,《導則》提倡建設三面緣石坡道,規(guī)范井蓋及雨水篦子設置;提出宜選用防沉降井蓋并布置在車輛輪跡范圍以外,雨水篦子宜橫設便于快速收集雨水,不影響行車安全。

多桿多箱“合一” 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美感

隨著城市發(fā)展進程加快,城市道路桿件林立、箱體遍布、管線設施混亂等問題,不僅影響城市景觀,也增加了管理協(xié)調難度。

為提升城市道路品質,《導則》提出遵循“合、簡、隱”原則,能合則合、能小則小,鼓勵多桿合一、多箱合一,隱藏桿件和箱體,重點對交叉口、安全島等交通節(jié)點進行重點引導控制,倡導設施簡潔美觀,隱于環(huán)境,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美感。

此外,《導則》注重從“工程性設計”向“全要素設計”轉變,一體化構建完整連續(xù)的城市道路界面?!秾t》還在現行城市道路設計標準規(guī)范的基礎上,對道路沿線的空間和設施進行集約設計與統(tǒng)籌利用,提高設施集成度。

打造彰顯重慶特色的城市界面

近年來,我市城市綠化品質不斷提升,但公交港灣、候車亭等空間缺樹少綠問題仍然存在,尤其夏季高溫季節(jié),缺少遮蔭樹木。

對此,《導則》明確缺乏遮蔭但有立地條件的公交港灣,可通過補植行道樹等方式進行綠化美化;凡借用行道樹設施帶、外側分隔帶設置公交候車亭的,應在樹間設置,原則上不應伐移綠化帶或者設施帶內的行道樹。同時,《導則》要求無綠化條件的公交港灣與周邊城市空間景觀融合,打造彰顯地方特色的城市界面。

除了遮蔭問題,重慶城市道路坡陡、坎高、彎急等特點也較為突出?!秾t》針對城市道路有陡坡、高坎等高差較大的路段,提出了局部適當減少非必要附屬設施設置等措施;針對城市道路沿線坡坎崖、隧道較多的特點,提出推進坡坎崖、隧道口的綠化美化,凸顯山地城市道路特色。

(記者 崔曜)

標簽: 城市道路 市城市管理局 行車安全 非機動車 公共交通